北京總部
河北分公司
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(以下簡稱環境應急預案)旨在通過管理手段預防、控制(zhi)突(tu)發(fa)環(huan)境(jing)事件和環(huan)境(jing)風險,減(jian)緩和控(kong)制環境影響(xiang)后果的最主要(yao)管(guan)理(li)工具,產業功能區和企事業單位一定(ding)要制定(ding)全面、可(ke)操作的《突發環境(jing)事件應(ying)急預案》,并做為(wei)環境管(guan)理制度的一部(bu)分嚴格執行。一(yi)套完整的應(ying)急預案(an)應(ying)該(gai)包括:《環境(jing)風險(xian)評(ping)估報告》、《環(huan)境應急資源(yuan)調查(cha)報告》、《突發(fa)環境事件應急(ji)預案》
企業為了在應對各類事故、自然災害時采取緊急措施,避免或最大程度減少(shao)污(wu)染物(wu)或其他有(you)毒有(you)害物(wu)質進入廠(chang)界外大氣(qi)、水(shui)體、土壤(rang)等(deng)環境介質,而預先制定的工作方案。在發生或者可能發生突發環(huan)境事件時(shi),企業事業單位(wei)應當立即(ji)采取措施處(chu)理,及時通報可能受到危害的(de)單位和居(ju)民,并向環(huan)境保護主管部(bu)門(men)和有關部(bu)門(men)報告。
企業事(shi)業單位應當按照相(xiang)關法律法規(gui)和標準規范的要求,履行下列義務(wu):
(1)開展突(tu)發環(huan)境事件風險評估(gu);
(2)完善(shan)突(tu)發環境(jing)事件(jian)風險防控措施;
(3)排查治理環(huan)境安全隱患;
(4)制定突發(fa)環境(jing)事(shi)件應(ying)急(ji)預(yu)案并備案、演(yan)練;
(5)加(jia)強環(huan)境應急能力保障建設;
(1)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業,包括污水、生活垃(la)圾集(ji)中處(chu)理(li)設(she)施(shi)的運營企業(ye);
(2)生(sheng)產、儲存、運輸、使用(yong)危險化(hua)學品的企(qi)業(ye);
(3)產生、收(shou)集(ji)、貯(zhu)存、運輸、利用、處置危險廢物的企業(ye);
(4)尾礦庫企(qi)業,包(bao)括濕(shi)式堆存工業廢(fei)渣庫(ku)、電廠灰渣庫(ku)企業(ye);
一、環(huan)境(jing)應急預案誰(shui)編(bian)制(zhi)
企業是制定環境應急預案的責任主體,可以自行編(bian)制環境(jing)應(ying)急預案也可以(yi)委托相關(guan)專業技術服務機構編制(zhi)環(huan)境應急(ji)預案。委托相關(guan)專業(ye)技術服務機構編(bian)制的,企業指定(ding)有(you)關人員全程(cheng)參與。
二(er)、編制(zhi)應注意的哪些問題
1、 以下三類情形可以直接判定為未通(tong)過評審。
(1)無單獨的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和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(bao)告(表);
(2)未從可能的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出發或典型(xing)突發環境(jing)事件(jian)情(qing)景缺失(shi);
(3)周邊居民(min)和單(dan)位(wei)無法獲得事件信息的。
2、《環境風(feng)險評估(gu)報告》應按照(zhao)《企業突發(fa)環境事件風險(xian)評(ping)估指(試行) 》 (環辦(2014)34號)和(he)《企業突(tu)發環(huan)境事件(jian)風險分級(ji)方法》 (HJ941-2018) 的要(yao)求編制。
3、《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》應按照《環境應急資源調查指南(試行)》(環辦應急(2019)17號)的要(yao)求編(bian)制(zhi)。
4、 環境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需注意的(de)技術(shu)細(xi)節:
(1)風險(xian)物質識別(bie)全面
(2)風險等級按要素分別判別應(ying)急機(ji)構設(she)置(zhi)需合理(li)
(3)風險受體的聯系方式列(lie)清楚
(4)不要和安(an)(an)全(quan)生產以(yi)及安(an)(an)全(quan)評價搞混
一、企業環境應急預案備案需要提交以(yi)下資料:
(1)突(tu)發環境(jing)事(shi)件應急預(yu)案備(bei)案表;
(2)環境(jing)應急預案及編(bian)制(zhi)說明(ming)的(de)紙質文(wen)件(jian)和電子文(wen)件(jian),環(huan)境(jing)應急預案包括(kuo):環(huan)境應(ying)急(ji)預(yu)案的簽署發布(bu)文件、環(huan)境應(ying)急預(yu)案文本(ben);編制說明包括: 編制過程概述、重點內容說明、征求意見及采(cai)納情(qing)況說明、評審情(qing)況說明;
(3)環境風險(xian)評估(gu)報告的(de)紙質(zhi)文件和電子文件;
(4)環(huan)境應急(ji)資源調查報告的紙(zhi)質文件和(he)電子(zi)文(wen)件;
(5)環境應急預案評(ping)審意見的紙質文件和電(dian)子文件;
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有重大修訂的,應當在發(fa)布之(zhi)日起20個工作(zuo)日內(nei)向原受理部門變更備案。
企業事業單位有下(xia)列情形之一的,由(you)縣級以(yi)(yi)上(shang)(shang)環境保護主管(guan)部門責令(ling)改(gai)正(zheng),可以(yi)(yi)處(chu)一萬元以(yi)(yi)上(shang)(shang)三(san)萬元以(yi)(yi)下(xia)罰款:
(1)未按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工作,確定風險等級的(de);
(2)未按規定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,建立隱(yin)患排查治(zhi)理檔案的;
(3)未按規定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的(de);
(4)未按規定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培訓,如實記錄培訓(xun)情況的;
(5)未按規定儲備必要的環境應急裝備和物資;
(6)未(wei)按規(gui)定公開突(tu)發環境事件相關信息的(de);